“大学之道是‘止于至善’之道,为人之师当做大先生。”2022年秋季新学期正式开始之前,万象城·体育,万象城(中国)党委书记邢光为青年教师上了“入职第一课”,勉励大家传承孔子教化薪火,在教书育人事业中追求卓越。
让传道者先明道信道、教育者先受教育,生动反映出这所孔子家乡大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用心、用情、用力。
“只有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才能为培养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定支撑和不竭动力。”邢光强调,面向未来,学校要坚定强化特色、追求卓越,建设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孔子家乡大学的奋斗目标,扎根孔子故里探索育才造士、为国弘文的生动实践,写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曲师答卷”。
“我的高中老师来自曲师,我也选择了曲师”
“在高中阶段对我帮助最大的韩港老师就是毕业于曲师。”在说起选择来到曲阜师大学习师范专业时,2022级大一新生姜同学表示自己也想成为像韩老师一样优秀的老师。
金秋九月,又一批心怀“教师梦”的大学新生走进曲阜师大,其中不少人有着和姜同学类似的故事——毕业于曲师的师范生走上讲台,在传道授业过程中激励了更多学生立志从师从教,他们又选择孔子家乡的曲师作为求学目标。更令人感叹的还有一家两代人、三代人都曾就读曲师并最终成就“教师世家”美谈。这种“美妙的缘分”折射出曲师这所老牌师范大学的办学口碑。
师范教育始终是曲阜师大的办学初心,也已成为彰显办学竞争力的“金字”招牌。多年来,一批又一批学子从曲师出发,成长为站得好讲台、守得住师魂的“大国良师”,今年荣获第26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小学教师任纪兰便是代表之一。
近年来,为擦亮师范教育办学底色,曲阜师大不断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基础教育“国培计划”承担高校,成为山东省同时具有教育学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与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的高校,并在全省率先形成了本、硕、博贯通的教师教育培养体系。学校现有师范类专业总数达到22个,覆盖了所有基础教育课程门类,其中17个专业获批国家和省级一流专业。在山东省已举办的9届全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中,曲师学子创造了一等奖获奖总数7次位居全省第一的纪录。
“始终把办好师范教育作为第一职责。”曲阜师大党委书记邢光在学校第九次党代会上强调要进一步巩固提升教师教育优势。
聚集厚植师范教育优势、服务国家教育事业,曲阜师大在教育部和山东省支持下,打造了教师文化主题博物馆——中国教师博物馆,并依托博物馆获批国家级师德教育基地。现在,中国教师博物馆已成为培养师范生的“第二课堂”、广大教师涵养师德的“新杏坛”,到教师博物馆知史、见贤、明道,让大家的“教师梦”更加坚定、更为厚重。
“青年人要擦亮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青年人要对传统文化精髓形成立体感知,擦亮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日前,在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上,万象城·体育,万象城(中国)博士研究生杨素花参加了尼山世界青年论坛的对话沙龙,发出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青春之声。
在曲阜师大,师范教育的底色日显厚重,传统文化的特色也愈发鲜明。
学校坚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立德树人汲取丰厚滋养,近年来深入实施“文化立校”战略,坚持开好“以文培元”传统文化通识课程,设置了“孔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导读”两门必修课与六十多门传统文化公选课;注重讲好培根铸魂思政课程,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指导+儒家优秀文化滋养”的思政课教学体系;善于塑好大学精神隐性课程,凝练了“为国弘文”“就道弘道”“儒风海韵”等特色校园文化标签。
“三个课程”支撑起“以文化人”特色育人体系,为曲师学子成长为堪当重任的时代新人固本培元,激励着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秉持深厚家国情怀,贡献出“强国有我”的青春力量,涌现出以全国“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崔久秀为代表的青春榜样。
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涵养着追求卓越、止于至善的精神力量。
“逐梦青春就要不给自己提前设限。”曲阜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本科生刘同学在今年被评为“山东省师范类优秀毕业生”。在曲阜师大,与刘同学一样的追梦学子们生动诠释着“学而不厌”的校训精神,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而向着更高目标不断奋力攀登——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总冠军、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一个个“高光时刻”见证着曲师学子不负韶华跑好了多彩青春赛道。
为了助力青年学子全面成长成才,曲阜师大近年来不断深化内涵建设,在“供给侧”推动人才培养提质增效,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落实到了一流本科建设的生动实践中。
“我们将不断面向未来校准人才培养‘坐标’。”在日前举办的尼山中外名校校长论坛上,曲阜师大党委副书记、校长张洪海表示,学校将坚持守正创新,发扬办学好传统,紧跟时代新要求,塑好崇教尚学的育人生态,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不断培养“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时代新人。